服務熱線
135-0983-1315
IR隧道爐(紅外隧道爐)的核心結構通常由以下幾個關鍵部分組成,其設計旨在實現高效、均勻的熱處理。以下是詳細分解:
1.爐體框架
材質:采用耐高溫不銹鋼或鍍鋅鋼板,確保結構穩定性和抗熱變形能力。
模塊化設計:分段式結構便于維護和溫度分區控制。
2.加熱系統
紅外加熱元件:
類型:石英管、陶瓷紅外板或短波/中波紅外燈管。
布局:多區排列,覆蓋爐腔頂部、底部或側壁,確保熱輻射均勻性。
功率控制:通過SSR(固態繼電器)或PID調節,實現精準溫控(±1℃精度)。
3.傳送系統
輸送帶:
材質:耐高溫金屬網帶(如304不銹鋼)或特氟龍涂層纖維帶(適用于低溫場景)。
調速:變頻電機驅動,速度可調(通常0.1-5m/min)。
支撐結構:滾筒或鏈條傳動,配備張緊裝置防止跑偏。
4.溫度控制系統
傳感器:K型熱電偶或紅外測溫儀實時監控各溫區。
控制單元:PLC或專用溫控儀表,支持多段編程和異常報警(如超溫、斷帶保護)。
5.隔熱與散熱
保溫層:高密度陶瓷纖維棉或硅酸鋁棉,減少熱損失。
冷卻段:可選風冷或水冷裝置,用于產品快速降溫。
6.輔助系統
排風裝置:排除揮發物或廢氣(如涂裝固化爐需配防爆風機)。
安全防護:急停按鈕、過載保護和接地措施。
典型應用場景
電子行業:PCB預烘、回流焊。
食品加工:餅干烘焙、殺菌。
工業涂層:粉末固化、油漆干燥。
注意事項:
設計時需根據工件尺寸、熱容量和工藝要求(如升溫曲線)定制加熱區長度和功率密度,避免局部過熱或能效浪費。